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2)

时间:2013-11-04 11:46 点击:
(二)完善教师评聘制度 教师队伍是影响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⑤现代教育迫切需要破除对大学教师的学历、职称、头衔、年龄等要求。近代教

  (二)完善教师评聘制度
  教师队伍是影响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⑤现代教育迫切需要破除对大学教师的学历、职称、头衔、年龄等要求。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主持北大工作时,就以京师大学堂的教师聘任制为基础,借鉴德国高校教师聘任制,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为大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用人主张,在选拔和使用优秀人才时不唯学历、资历,而非常注重能力。如蔡元培聘请当时年仅24岁自修成才的梁漱溟担任北大哲学系讲师就是一例。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人才虽多,但得不到发掘,尤其是工艺美术行业,民族性、地域性特征鲜明,差异性大。因此,建立合理的教师、民间艺人及工艺大师聘用制,将优秀人才请进大学课堂为学生授课,借助他们的经验和手艺,能给新型高校工艺美术教育带来更好的补充。
  (三)平衡师生比例,实行工作室制教学
  工艺美术教育授课的特点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像是师徒关系,但教与学必须是互动性的,这就决定了老师能带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工艺美术教育近几年取得较快发展,就业形势也有所改善,但工艺美术发展不能一味强调创新,更不能一味扩大招生。一个教师带几十个学生上工艺课,对其授课以及对学生学习都带来困难,自然影响到教学质量。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高校工艺美术教育不应该靠扩大招生来吸收教育经费,更不能以就业率来衡量专业的存亡,工艺文化的传承如果靠市场来决定命运将是一场灾难。在高校,对特殊工艺美术专业应减少招生规模,建立工作室制度,增加人力的投入,平衡师生比例是工艺美术教育改革较为合理的举措。(四)合理设置课程,明确办学目标
  工艺美术教育不是纯美术教育,也不能等同于艺术设计教育。与纯艺术相比,工艺美术多了实用的功能;与艺术设计相比,工艺美术多了文化传承,以及手工艺人对工艺和材料的理解。但工艺美术离不开美术造型能力,也不能离开艺术设计的服务意识。进入21世纪之前,工艺美术教育过于注重美术基础,各种素描、色彩、泥塑等课程一直上到高年级,忽视了工艺美术当中更为重要的材料、技术、市场等因素。2000年以后,艺术教育改革之风在高校间刮起,很多设计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只在一年级安排一个单元的基础课程,加上扩大招生规模后,学生考前基础造型训练不够,入学后又未重视这方面的培养,自然会在后期工艺造型与设计时遇到各种麻烦。因此,课程改革也要根据专业性质来区分对待,包括对考生的要求和入学后的课程安排。高校培养的应该是具有研究创新能力的工艺美术从业者,没有好的基础素养,就很难在这方面取得成就。
  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重专业间的"互通"。虽然工艺美术教育专业分工是必要的,能够更系统完整地学习掌握专业技能,但分工太细不利于工艺美术的健康发展。作为高校学生,不懂得专业间的"互通",就不利于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工艺美术创新。在古代专业之间的融合本来早已存在,如漆金结合的平脱工艺、绣画结合的刺绣工艺、金釉结合的景泰蓝工艺都是多种工艺结合的产物。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郑可教授在教学方面就提倡多学科相互结合,从其建树上看,他才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五)积极发展民间作坊式办学
  工艺美术实践技能课程在高校教育里只是一个普及教育,是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挖掘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为工艺美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单项的技能教育应放在高校以外的地方,如专业的职业学校、民间家庭作坊、传统工艺聚集村落、从事工艺美术产品加工的企业以及个体工艺大师那里进行职业培训,这些地方有更好的技师和动手训练的条件。高校的工艺美术教育为工艺作品的设计开发、学术理论研究机构,为实践与理论搭建更好的平台,民间的职业技能教育能够完整地继承传统手艺,两种教育模式应该有机地结合,才能做到有机互补。
  结语
  教育全球化既给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化创造了机遇,也给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带来了难题。就当前工艺美术发展形势看,认清教育方向、增加教学投入、建立合理的教育分工、加强理论建设以及合理地利用先进科技和管理办法是工艺美术教育领域急需克服的困难。调整好工艺美术教育改革方向,才能在国际化形势下保持传统工艺美术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引自《周礼·考工记》.
  ②引自《国语·齐语》.
  ③引自《荀子·儒效》.
  ④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18.
  ⑤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9.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5.
  [2]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3]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装饰艺术系
  (责任编辑:高薪茹)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